随着秋意悄悄浸润街巷,合肥的树木叶片染上深浅不一的暖色。近日,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城市绿化也循着时节变换,悄然换上了兼具生机与韵味的“秋日新装”。

在包河区,相关部门正抢抓秋季补植的黄金窗口期,在合肥高铁南站广场等重点区域分别推进补植工作。截至10月21日,该区已累计补植乔灌木2.2万株、绿篱地被39.2万平方米,不仅高效覆盖了辖区内的黄土裸露区域,更让城市绿色空间得到进一步延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绿化提升跳出了以往单纯“填空式”补植的局限,转向“增量”与“提质”的双重突破。工作人员重点聚焦花园大道、北京路、玉龙路及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等关键区域,创新实施绿化疏解提升工程,让城市绿化从“有绿量”向“有品质”升级。


(相关资料图)

合肥高铁南站广场绿化补植后

劳动公园绿化补植后

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主入口绿化疏解后

针对部分区域苗木生长空间拥挤、绿化带过密遮挡通行视线等痛点,包河区在疏解环节采取科学施策,对生长过密、相互挤压的乔灌木进行精准疏剪,既为苗木腾出了充足生长空间,保障其健康长势,又有效消除了因视线遮挡带来的通行安全隐患,实现生态与安全的双赢。

工作人员还充分挖掘林下闲置空间,栽植向日葵、百日草等观赏性花卉,同时配套增设园路,让原本封闭的绿地摇身一变成为市民可漫步、可休憩的共享空间,拉近了城市与自然的距离。

对于疏解过程中筛选出的健康苗木,工作人员精心养护后移栽至道路沿线或其他适宜区域,通过艺术化搭配打造出多处新的绿化亮点。这种“变废为宝”的模式,不仅丰富了绿化景观层次,更大幅节约了绿化建设资金。

与此同时,聚焦“病虫害防治”与“绿化补植”两大任务,蜀山区全面开展秋季园林养护专项行动,为林木安全越冬筑牢防线。

秋季是天牛等蛀干害虫的高发期,蜀山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采用“人工物理+科学用药”的精准防治模式,对环城公园、石台路公园及长江西路、黄山路等主要公园和道路节点的树木展开排查与治理。自10月行动启动以来,已完成樱花、梅花、法梧等2681株树木的蛀干害虫防治,处理1.7万余株受悬铃木方翅网蝽侵害的树木,治理大叶黄杨、石楠等植物炭疽病5100平方米,有效遏制了病虫害蔓延态势。

“针对绿地斑秃、黄土裸露等问题,我们规范开展补植补种,同时跟进精细化养护确保成活率。”蜀山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已在四季花海、十五里河沿岸等区域补植麦冬、白三叶、红叶石楠等地被植物2500平方米,播撒草籽1.2万平方米,同步更换时令草花35平方米、补植爬藤月季294棵,让城市绿地在秋日里依旧保持着多彩生机。

合报小仙的自然派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庄文倩  通讯员 宣玲玲 王璇 季云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