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打击涉数字经济犯罪,维护数字经济繁荣发展,7月7日,杨浦区人民法院、杨浦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2022年涉数字经济犯罪案件司法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及《企业数据合规指引》《个人信息保护指引》。


【资料图】

白皮书显示,2018年至2022年,杨浦区人民法院共审结涉数字经济犯罪案件1157件共2158人,案件数量总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从所涉罪名来看,涉数字经济犯罪案件所涉罪名日趋多元化。从涉案人员来看,涉数字经济犯罪案件被告人总体呈现年轻化、学历高特点。

此外,2018-2022年涉数字经济犯罪呈现出平台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征,具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犯罪主体平台化,共同犯罪较多。二是犯罪手段复杂化,危害后果难以估算。三是涉案金额高、犯罪场域广、受害基数大。

针对涉数字经济犯罪的特点与新态势,杨浦检、法立足区位,强化全链条打击、推动精准化预防、以数字赋能审查起诉与审判工作,不断加大涉数字经济犯罪“打、防、管、控”力度,探索涉数字经济犯罪司法治理“杨浦路径”。

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检法联合打出“组合拳”

以专业化建设为引领,通过案件办理、理论研究、开展司法协作,打造高层次、复合型、数字化司法队伍;针对多发高发类犯罪,联合制发工作指引,明确证据链规则,促进适法统一;培树典型案例,引导市场规范化运行。

延伸司法职能,强化诉源治理

能动构建涉数字经济犯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立司法机关与企业的对话平台,助力互联网企业提升法律和技术防护能力;深化与行政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的协作,形成打击网络犯罪“黑灰产”合力;督促相关单位履行数据合规义务,就办案中发现的风险防控、内部管理等问题向涉案企业制发司法建议,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立体化开展普法宣传,持续输出法律产品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方式相结合,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热门网络平台开展案例警示、普法宣传等;结合反诈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在公共场所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传递司法声音;针对老年、中年和青少年群体的不同需求制定普法方案,提高普法针对性,推动“按需普法”“送法进校”“送法进门”,实现犯罪预防精准效果。

数字经济发展客观上形成了司法创新的“倒逼机制”,面对涉数字经济犯罪新动向带来的司法挑战,杨浦区人民法院、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积极能动履职,以数字赋能司法,优化检察监督方式、深化案件审判辐射效果,完善涉数字经济犯罪综合治理与预防的“杨浦路径”,为保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杨浦智慧。

陈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