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中,《闪电侠》电影经历了六轮主创团队的更换,改档了四次,剧本大改也补拍了大量新镜头。同时,伴随着华纳高层在DCEU(DC Extended Universe,也就是DC扩展宇宙)中推行“去扎化”的方针,原本粉丝们期待能在《闪电侠》中重聚的“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最后只剩下由本·阿弗莱克饰演的蝙蝠侠(以下简称本编),确认会在本片中回归,完成自己作为蝙蝠侠的谢幕演出。再加上人称“夏威夷战神”的主演埃兹拉·米勒,在现实世界中整出的诸多狠活——可以说,在这部电影上映前,没多少人会对其抱有太高的期待。
「S电侠」:/s/fd705673d69f
(相关资料图)
但现实又总会跟我们开一些意料之外的玩笑。在你以为《闪电侠》电影上映就要见光死的时候,国内外一些提前看到本片试映版的大V和博主们,纷纷在网上对其大加赞赏,甚至称它是比肩诺兰“蝙蝠侠”三部曲的DC超英电影。近乎一边倒的夸赞,让我在影片上映前的半个月里着实是心痒难耐,迫切想看到这次DC是不是真的支棱起来了。
直到我看完影片IMAX版的点映后,心中悬着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现在,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之前你在网上看到的那些关于本片的夸赞和爆料,大部分都是可信的。这一次,《闪电侠》成功帮DC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即便本片还谈不上是影史上最好的超英真人电影,但放眼近几年一蹶不振的超英市场,你确实很难找到几部比他更讨巧,且各方面完成度更优秀的真人超英电影。
之所以我说它是“讨巧”,是因为影片从第一幕开始,就非常注重照顾所有观众的观影体验。不管你是DC的漫画粉还是动画粉,不管你是喜欢扎克·施耐德版的《正义联盟》还是之后“去扎化”的几部DCEU电影,哪怕你就是个无聊走进影院随便选部片看的观众,这部《闪电侠》都能让你在两个半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收获足够多的欢乐与感动。
本片的故事基于DC漫画中经典大事件“闪点”改编而来。该事件讲述了闪电侠巴里·艾伦为了弥补童年丧母之痛,利用神速力穿越到过去并救下自己的母亲,结果因为蝴蝶效应而意外改变了整个DC宇宙时间线,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最终他不得不再次直面失去母亲的痛苦。
动画电影《正义联盟:闪点悖论》海报
相较于漫画和动画,电影《闪电侠》的剧情在保留原版大框架的前提下,为了软重启DC电影宇宙,同时降低影片的观影门槛,对原版“闪点”事件的剧情进行了大量改编和简化。比如,电影舍弃了原版中亚特兰蒂斯与亚马逊族之间开战的故事背景,转而复用了《超人:钢铁之躯》中,佐德将军入侵地球作为本片最终决战的舞台;原版中大量出现的DC漫画经典英雄和反派们,到了影版中也被全部舍弃,新角色只剩下由迈克尔·基顿饰演的平行宇宙蝙蝠侠(简称基蝙)和由萨莎·卡莱饰演的超女。
但这些并不影响粉丝和路人观众在观影时,对剧情的理解。新的剧本整体来说逻辑自洽,虽然依旧遵照了传统超英电影标准的三幕式结构,但它很好地借助影片中的一些道具和细节,向普通观众解释了多元宇宙时间线的设定,进一步降低了观影的门槛。同时,主要角色的成长路线也非常明显且合理,叙事节奏也把控得非常不错,再加上各种致敬桥段和彩蛋,丝毫不会让你在观影过程中感到无聊乏味。虽然影片第三幕在一定程度上相较前中期质量有所下滑,但它依然是部非常合格的爆米花商业片。
对很多DCEU粉丝所关注的,影片是如何处理从DCEU过渡到DCU的软重启,我认为这次《闪电侠》给出的答案还算是能令人满意的。
就像我之前说的,本片很好地照顾到了不同粉丝群体的观影需求。你应该还记得之前在预告里出现的那段,主宇宙闪电侠和蝙蝠侠共同出任务的剧情。这部分剧情的片长在影片中占比虽不高,但在展现闪电侠神速力的同时,也为扎导一手打造的DCEU,完成了一次相对来说还算圆满的总结。
在这部分中,“本蝙”的表演再度不负众望,预告中一连串街头追逐戏和动作戏的演出,帅气且充满动作张力。虽然出场戏份不多,但他很好地尽到了作为闪电侠“导师”的职责。至于其他“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的成员,他们中除了饰演“钢骨”的雷·费舍尔外,其余人在影片的不同阶段也都有客串出现。虽然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其中某些角色的出场形式多少有些让人“意难平”,但考虑到在这之后他们将彻底告别DCEU,这种客串对粉丝来说,也是经历了这么多年华纳搞出的烂摊子后,一种无可奈何的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