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普及,新能源车主日渐需要“充电自由”,充电桩行业也进入了快速、高质发展期。

新能源私家车时代

充电桩行业迈入“目的地充电新纪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310万辆,其中私人购买的乘用车占据很大比例,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进入普通百姓家。

对于新能源私家车主来说,最常见的充电场景,就是平时上班把车停到公司开始充电,充完下班直接开走,或者晚上在小区停下充电,第二天早上开车。这使得充电桩行业迈入目的地充电时代成为必然发展方向,即在住宅社区、办公区、商超区等目的地停车场景提供充电服务。

“统建统营”政策助力

充电桩进小区已成未来趋势

能否实现“每车一桩”的小目标?现实是,截至2022年底,国内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达520万台,相较同期131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来说,车主们实现“充电自由”还有很大差距。

社区作为新能源车主充电的主要场景,充电桩建设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客观困难:比如社区停车位有限,需要在保证停车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合理规划、布局充电桩。其次,由于业主车辆品牌、车型、充电需求各异,充电桩的类型和功率也需要针对性的选择;对于小区和物业企业而言,如何在投资回报与业主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也是难点之一。

为了推进充电桩的安装,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中重点提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