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记录|以海为家,时长共3分58秒)
8月16日中午12点,阳江东平渔港一侧的码头上挤满了游客。一阵五彩的烟雾中,一条条悬挂着五星红旗的渔船向海的深处驶去。
8月16日中午12点,广东阳江东平渔港上千帆竞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中一艘向远海进发的是东平人叶里胜的船只。如今已60余岁的他,在“海上”度过了大半辈子,长期的打鱼生活造就了他黝黑的皮肤、起茧的手掌。这次他也像往常一样,早早做足了准备——前一天先上船开窗通风、检查设备,傍晚同其他渔民和外地游客一起,吃一场热热闹闹的开渔宴。第二天,他将和妻子、儿子和儿媳妇,以及才上六年级的孙女共同上船,开启今年的第一场航海。
叶里胜上船检查缆绳,准备出海。
叶里胜将三个多月没使用过的对讲机重新连接。
叶里胜妻子上船后,整理休息间。
当天,东平渔港上早已人声鼎沸,渔民们忙碌着,让这个一度冷清的地点又恢复了生机。叶里胜也提着大包小包来了,正在和弟弟协力将“家当”搬运上船。对他们来说,每年这个时候出海无异于一场迁徙——“我们需要在船上连续工作20天。”叶里胜告诉记者。在这期间,他们虽会靠岸卸鱼,但并不会离开渔船,也就是说,20天左右的吃、穿、用都需要提前准备。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大海就是他们的家。
叶里胜和儿子叶仁荣以及孙女在驾驶室内聊天。
叶家的渔船驶出海港,叶仁荣的妻子、女儿眺望远处。
“以海为家”虽然听来浪漫,但是只有渔民才清楚其中艰辛。除了要应对海上的风浪、时不时的恶劣天气,还要忍受生理上的考验。海上的烈日格外毒辣,又由于湿气重、温度高,致使一楼的甲板格外闷热,在甲板上进行的撒网、收鱼等都成了煎熬。“简直像在‘焗桑拿’。”将沉重的网撒下海,也需要耗费不少体力。
叶仁荣和水手们将渔网撒下。
叶里胜和他弟弟,两艘渔船拖着渔网前行。
不过对叶里胜来说,考验早已磨成了习惯。“我很早就跟着父亲出海了。”由于家庭条件艰苦,他没有接受过教育,十几岁就开始协助劳作、以补贴家用。他的儿子叶仁荣也是如此,14岁开始跟着叶里胜,至今也有24年“船龄”。
知道打鱼的辛苦,所以叶仁荣并不希望女儿走自己的老路,在俩父子眼中,打鱼是窘迫生活下的无奈之举。不过,小女儿却似乎对此很感兴趣。每年出海,她都会缠着父母带她上船,却又容易晕船——往往是一边难受着、一边观察家人的劳作。
渔船行驶至捕鱼点,叶仁荣女儿开始晕船,躺在折叠床上休息。
鱿鱼、马鲛鱼、仓鱼、海虾……数不清的品种被捞上船、再分类。出海这天,他们傍晚6点回到港口。半天下来,他们捕到了将近30担的鱼,不算好、却也过得去。“如果这个水平能维持20天,应该可以完成目标。”这次,他们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是:20天捕到30万斤鱼。
下午16时30分,渔船捞起第一批渔获。
叶仁荣捞上渔获后,与大家一起将鱼分类。
不过,打鱼并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更多要“看天”和“看运气”,随着大规模捕鱼的展开,海上鱼的数量也会逐渐下降。更何况渔船本身的成本也不低——每天仅油费就要1万元左右。
傍晚时分,叶里胜的渔船回到港口,一家人在甲板上分类渔获。
东平码头的鱼商帮叶里胜将渔获运上码头。
东平码头的鱼商帮叶里胜将渔获运上码头。
明天会更好吗?他们也不知道。但这却成了每一次出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一次次、一年年地驶向远方。
忙碌一天后,叶里胜一家人用剩下的渔货煮成晚餐,在甲板上围餐。
【摄影】南方+记者 王俊涛 张令
【摄像】南方+记者 陈锴进
【编辑】南方+记者 万稳龙
【设计】南方+记者 谭唯
【文字】南方+记者 叶绮涵
【校对】曹柏英
【审核】王良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