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资料图】
今年,国内挖掘机市场再次遭遇寒冬,海外市场却欣欣向荣,出口的销量超过国内,很多中国品牌都开始重新布局海外市场。
几年前,很多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就已经把目光瞄向海外,认准那里是中国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下一个决战赛场,但我们似乎对海外市场所面临的困难还缺乏足够的认知,例如:服务和配件供应。
一些中国品牌把配件供应想得过于简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保证海外服务的及时性,维护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口碑,中国企业在海外建配件仓库,不惜代价地把大量配件库存投放到海外,以为库存越多供应越及时,没想到却落入了库存错配的陷阱。
某中国品牌成功打入欧洲市场后,技术专家列出了几百项、价值数百万元的关键零配件作为初始库存放到欧洲配件中心库里。几年以后,90% 的初始库存仍静静地躺在仓库里。
这种现象绝非偶然,不少中国品牌海外配件库的周转率都低于0.5次/年,把整个公司的配件周转效率降低了1次以上。当产品发生故障亟须配件时,仓库又经常缺货,只好紧急空运,不仅增加运输成本,还会造成设备停机和客户不满,影响了品牌声誉。在海外设立配件库没有问题,问题是不能依靠经验、而必须依靠数据做库存计划。
(图片来自麦肯锡)
为什么海外市场的配件供应那么难?这里有多种原因。
首先,海外市场远离本土,配件交货期长,全球贸易90% 左右依靠海运,正常情况下交货期为10天至45天。假如非洲的配件交货期为2个月,则配件库里至少需要保证2个月的需求,否则就可能缺货。受新冠疫情和战乱等因素影响,运费和船期准点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也要求海外配件库有更高的安全系数,对配件现货率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其次,中国企业的海外配件库存不是根据数据,而是技术专家根据经验做出来的,考虑到海外交货期更长,库存清单的安全系数更大,库存错配风险更高,但经验远没有数据靠谱。专家建议的库存清单中有很多总成件,而非维修中常用的二级配件,一旦拆下一个喷油嘴用于故障维修,整台发动机就无法工作,所以配件利用率很低。
最后,很多中国企业的出口机型批量小,个性化定制程度高,出口机型多达几百种,对配件库存计划非常不利,放库存呆滞风险大,不放库存缺货风险高,企业常常面临两难抉择。
国内是我们的本土市场,配件供应速度快,还有庞大的社会化配件店作为补充,供应链问题不大。但在海外,我们是从国际品牌手里抢客户,虽然中国品牌有性价比优势,可价格只能打动客户一次,竞争的胜负手还是优质的服务和客户体验,中国品牌立足海外的关键是配件供应的及时性。谁能让客户使用方便,服务及时,体验更好,让客户赚到钱,他们自然会对这个品牌产生黏度。
试想一下,如果一位用户因为等待配件,导致设备停工一个月,会发生什么情况?
今天,虽然一些中国企业把价值数亿的库存放到海外,可客户投诉最多的仍然是配件缺货问题,这证明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海外的配件供应,仍然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案。
服务和配件供应已经成为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最大短板之一,盲目增加配件库存会导致呆滞风险增加,积压的配件很难处理,库存错配不仅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还会给企业和经销商带来巨大损失。
中国企业的产品需要采用模块化设计,国内外市场应采用相同的成熟部件,这样就有了充足的需求和故障数据作为参考,帮助海外市场做好库存计划。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积累和分析数据是中国企业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高德纳研究院高级副总裁彼得·桑德加德有一句十分经典的话:“信息是21世纪的石油,而分析就是内燃机。”
我们不仅要看到海外是下一个决战市场,还要看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下一个决战赛道,只有通过数字化转型做好配件库存计划,改善海外市场的配件供应链,中国品牌才能在国际市场立足。如果我们白白浪费了“21世纪的石油”,中国企业就无法打造世界级的品牌。
以上内容摘自叶京生的新书《当心库存错配陷阱》,将于2023年9月中旬出版,敬请期待。
7月20号,工程机械制造商后市场研讨会将在浙江嘉兴举办,本次会议的议题是海外市场的服务及配件供应。中国品牌能否在海外打破品牌界限开展合作?能否共享服务与配件供应资源?能否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和配件供应效率,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很多有益的讨论等你参与,欢迎各主机厂服务和配件专家分享海外的经验,感兴趣者请联系叶京生:18611585106,谢谢!
原创不易,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未经作者同意转载时不得随意修改。
扫码关注
打赏在看
杰克的下午茶
咨询 | 交流 | 分享 | 合作
点一下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