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之后,即公历2023年5月6日(癸卯年丁巳月甲子日,阴历三月十七)凌晨2点18分,太阳到达黄经45度,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立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意为万物借天地阳气之盛而壮大。 立夏是进入夏三月的标志。

《黄帝内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阐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華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華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大意简单分述如下:


(相关资料图)

「夏三月,此谓蕃秀」:夏季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节。 「天地气交,万物華实」:夏季的炎热是天地气交的动力,炎热使地气上升为云,云下落为雨,天地热烈拥抱。夏日天长(cháng),炎热则长(zhǎng),花开旺盛,以成果实,万物因充足的阳光而茁壮成长,呈现积极的生长代谢状态。 「夜卧早起」:此处的夜卧是指亥初(北京地区北京时间21点14分左右),一般不晚于亥正睡眠即可。夜卧的目的在于消耗夏季昼长夜短产生的多余阳气,早起在寅时,以避免阳气不升化为抑郁。 「无厌于日,使志无怒」:夏应心。夏三月养阳关键在心。《黄帝内經》讲:心为君主之官,君主明群臣(十一脏腑)则安。夏日的心态应欢喜、明亮、宽容、祝福、友善、奉献,使心与自然和谐,才养心之正气。心怀嗔怒、仇恨、贪婪、傲慢、多疑、害人、谤人,必生阴暗之气,拒阳于心外,使心与夏气相悖。「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使華英成秀」:按照上述自然规律去做,无惧夏日的炎热,植物开花吐蕊,受精结果,人身心所有细胞的生长会在一年阳气鼎盛之时最为饱满。 「使气得泄」:夏季炎热多汗,汗孔开启,浊水由尿道与汗道共同排泄清洁脑、骨髓、肌肉、筋脉乃至血液等所有组织。这是一年中难得的机遇。夏天不出汗,一年病来缠。 「若所爱在外」:夏季心怀欢喜与感恩,少屋内多户外,给予万物温暖;人心与天心同行,当下心之所获,亦为秋收冬藏积累物质基础。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了解夏三月的规律与禁忌,认真践行,是为与夏气相应。人天和合,便获得了天的补给,接近于道。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如果违反了夏三月的时空规律,应长不长,必定伤心。心火不足,秋收亏欠,君主贫寒,臣民不安。夏季无长,秋季无收,冬季无藏,来年欠账。 立夏节气的气候因素主要包括:中运火运不及,火不及则水盛,水主寒。司天之气为阳明燥金,金主凉。故上半年气候的整体基调为天地之间阳气不足而寒凉偏盛。4月3日到6月16日之间为二运,主运少徵,即火运不足而水盛;客运太宫,土运太过而生金。二运的影响,加重了水寒金凉的寒凉之势。除上述气候因素影响之外,立夏节气半个月仍处于二之气中,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阳相火,此二火与夏季应火同气相求。火热外散的同时,气候中的寒、湿易乘虚而入,化为邪气。 据上述分析,立夏节气之后,晴天时偏暖,气温偏高;阴天或夜里偏凉,气温偏低。如此会造成昼夜温差比较大。如衣服脱穿不及时,容易导致感冒发烧。如果室内地面装修材质是非木制地板,过早换掉棉拖鞋,寒从脚起,下焦容易受伤,出现中下焦诸多疾病。所以,立夏至小满半个月,关注温差变化,做好保暖工作,使阳气不受伤害,是时令养生之要。 癸卯立夏饮食起居建议如下: 1

茶洗百脉

每日寅时,是一天中茶灸的最佳时间。此时气温较低,茶灸时宜关严门窗,室温不要太低,防止出汗后着凉,乃至感冒发烧。

人体内水分排泄于尿道和汗道。立夏之后,汗道随夏日开放而开放。是茶洗百脉难得的机遇。所以,把茶喝透,将汗出透,是荡涤脏腑、肌肤,乃至于清除百脉邪气的时令之策。 夏季是体内百邪外排的最好季节。夏三月可于一天阴时之内,沏有机明前茶烫饮见汗,借助夏季阳气充沛之机,荡涤体内血中之污浊。汗为心之液,在内为血,在外为汗,饮热茶见汗,代谢浊物从皮肤汗孔排出,亦有益于发散上焦之热。 红色入心,红茶养心。心瘀,心易憋闷或易心梗者可于午时心经当令或戌时心包经当令时品饮宁红茶。 也可用有机绿茶与宁红搭配的,契合「天地玄黄」之道的「玄黄茶」茶灸。有机绿茶明目、醒脑、主头应天;宁红茶健脾养胃应地。地天安泰,邪随汗出;百脉得洗,神清气爽;肤色白亮,心喜悦色。 夏季茶灸,尤其适合三种人,一者素体虚寒之人,脸色青黑或㿠白无华,冬病夏治,冬寒夏祛,夏季是改变阴寒蕴体的唯一时机。二者为邪留皮肤之人,或斑或痘,或检查出白癜风、牛皮癣、湿疹等等,茶灸畅洗皮肤,诸邪俱消。三者为痰湿体质偏胖之人,湿聚成痰,痰湿肥胖,夏季茶灸,湿气随汗而出,在骨质密度与肌肉密度不减反增的情况下,腰围赘肉得消。 2

饮食适量

夏三月阳气大放。夏属火应心。心为阳脏,所处上焦,为阳中之太阳,夏三月人的阳气主要集中于心。癸卯立夏,寒凉之气包围独燃之火,心易受伤。

此时饮食有节则尤为重要。《黄帝内經》讲:吃得少补气,吃得多伤气;味淡补气,味厚伤气。立夏至小满半个月,若心脏压力大,饮食应控制适量,减缓心脏负荷,若饱食即卧,心脏容易受压;若晚饭饱食,夜间心脏易遭险象。 3

分清属性

立夏后,脸红内热之人,宜食平性、凉性和寒性食物,热性和温性食物助 长心肺之热,不宜食用; 晚饭宜食冬瓜、海带等味咸食物,有助于阳 气敛藏入肾。 心有郁热或心阴不足而五心烦热时,可饮常温红瓤西瓜汁以解心热。若心热而脾虚,则可加热后饮。 苹果百利一害。害则性凉。如果酉时生吃一枚苹果,可借其性凉收阳入肾,便是化弊为利。将苹果削皮切块儿,微波炉中加热20秒,以防伤脾。 梨肉性凉,色白入肺,寅时肺经当令,梨汁热饮可清肺热,助肺肃降;「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同时食用润大肠的食物,如火麻仁、淡竹叶等食材,可清肺、润肠、通便,缓解上焦燥热的压力,有助于气机升降正常。 4

谨慎穿脱

立夏节气早晚凉,穿衣建议上薄下厚。由于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半身差,更容易遭受到湿寒阴邪侵袭,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厚薄适中,感觉温暖,既不凉也不出热汗为宜。不要脱得太早,换得太薄。若早出晚归,可采用「洋葱式」穿衣法,方便早晚和中午随时调整。

5

太阳晒背

中老年人每天要有晒背的习惯,合成体内钙吸收机制。也是寒病夏治的一剂良药。但应背冲太阳。背为阳,腹为阴。阴阳不分晒太阳,收益不大,反而眩晕。

晒太阳获得自然之能量多少关键在于心态,若心存厌烦,则一无所得,越晒越热。若心存感恩,则瞬间境随心转。 立夏标志着北半球万物由「生」转折进入「长」的阶段,开启了能量繁荣昌盛的时空之门。值此承上启下、立足当下之际,希时令养生者们保持欢喜的心情,发自内心地接受和喜爱夏日的昼长与炎热,圆融于夏,成就健康。

附:子午流注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注:上述时辰以北京时间(东经120度)为准,各地根据当地经度与北京时间的经度差来计算时差,可以在百度查阅《真太阳时算法与中国主要城市查询》作为参考。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关注公众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文章☺

推荐内容